top of page

幼兒日常作息表規劃

已更新:2023年2月9日


五月因疫情關係學校停課,開始自主居家隔離的生活,一段時間後發現家裡愈來愈混亂,自己也因疲憊捨棄了早晨的禱告靈修,我發現每當自己早晨沒有一段安靜禱告的時間,一整天會感覺匆忙與躁動,而當我的情緒不安定時,兩個孩子的情緒與睡眠也變得不穩定。惡性循環了幾個禮拜,有天週末我與先生一同為這狀況禱告,先生提醒我,孩子可能也因突然的改變無法表達內心的不安而顯現在行為睡眠上,於是先生建議規劃孩子確切的作息規律表,藉由秩序建立孩子的安全感。


過去我多次嘗試規劃作息,但總覺得每天都有臨時需要解決或想要處理的事,很難拿定主意,到最後都不了了之。直到這次跟好友Tiffany聊到我的困難,她馬上跟我分享她在自學課程學到規劃作息表的心得,(真是上帝派來的天使呀!)我才恍然大悟,原來主要照顧者的需求應放在首位,接著才是安排孩子的作息,原來過去我一直把孩子放在首位,常常變成他們在主導我的時間,難怪總覺得自己追著他們跑跟在後面收拾。

於是,照著朋友的建議,我開始紀錄一整天的流水帳,連續紀錄兩三天。

仔細把一整天的活動時間紀錄下來時,就發現一些重複的規律,接著在從流水帳中分出『緊急重要』『重要不緊急』『不重要也不緊急』的優先次序。以我來說,我需要早晨在孩子起床前能靈修禱告,並把早餐預備好,才不會感覺自己手忙腳亂,因此我必須得維持六點以前起床才有辦法達到此目標,因此下午我必須要有午睡時間,才能維持一天的體力。

藉由流水帳觀察到我與孩子的作息狀況,更清楚一天之中有哪些是我覺得緊急與必要的工作,我發現孩子總是在用餐完會想自己去玩玩具,而我也喜歡把家裡都整理乾淨才能有美好的心情,因此我觀察到孩子約莫可自己玩一小時,因此我不需要在那段時間打斷他們安排任何活動,反而可以用來運用處理家務。

抓到幾個大項目之後,我把主要活動與時間抓出來,能清楚看到該進行哪項活動的時間規劃,就這樣排出符合我們家的作息表了。

原來符合自家習性的作息表,較能持續執行,過去我總是想規劃『理想』的作息表,下場就是無法持續執行還搞的自己很焦慮。

這大概就是我們這段時間的作息表了!有了作息表,媽媽的創作魂再度上身,我想利用視覺的圖像讓孩子清楚理解每個活動的內容,因此熬夜趕工數日,畫出目前能想到的作息圖卡。

我設計了幾張媽咪Me time的卡,讓孩子知道這是媽咪的活動時間,不能打擾。光是畫這幾張卡,內心就出現莫名的安定感,媽媽好需要能有自己的喘息時間呀!

另外我也畫了很多張『學習卡』雖然目前我們家並沒有安排這麼多課程,但就先準備起來,慢慢在社團搜集可以操作的學習活動。

我也刻意把孩子平常做的活動標示成『課程』例如玩樂高,變成樂高課,律動跳舞變成律動課,讓孩子覺得『課程』也是好玩的,不然有些學習課程很無聊,怕他以後聽到上課就排斥了呀!


在家裡翻出先生陳年的教學工具,這認字卡套好適合拿來放作息卡,方便更換拿取,蝦皮或淘寶都有賣喔!搜尋-兒童識字卡掛袋就能找到喔。

作息表排出來後,每天早餐時,我會跟孩子介紹今天的活動項目,目前週間都是相同的作息,一個多禮拜操作下來,孩子開始知道大致的作息活動,有時候還會表現期待哩!



先生建議我可以設計一個讓孩子操作的道具,加強他們與作息表的連結,我用之前孩子的line貼圖頭像,貼在小木夾子給他們,並規定在活動開始前,把自己的頭像夾在圖卡上,再開始進行活動。前三天規定他們持續操作這個動作,養成這個習慣,孩子們對此樂此不疲,甚至以前常常要三催四請才去刷牙,當我吆喝『誰來夾夾子!?』兩個孩子爭先恐後的來夾刷牙卡,之後就得意的跑去刷牙了!

之後三天我就沒有要求他們每個活動都要夾夾子,但也發現常常他們會自己在喜歡的活動時間開始前,自己把夾子夾上去,還頂可愛的!

妹妹與哥哥自行放置的人頭夾

『Quiet Time孩子安靜時間』

很久以前教會就有許多資深的媽媽建議我,要訓練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安靜一個人活動,讓他們養成獨處的習慣,叫做Quiet time時間,這段時間通常也是媽媽的安靜時間,或是午睡休息時間,過去我總覺得孩子已經很能自己玩,但在規定的時間要他們自己玩,這的確不太一樣。很長一段時間因為哥哥已經不需要午睡,於是妹妹也跟著不午睡,但妹妹常常在晚餐還沒吃或是才吃兩口就昏睡到天亮,而我雖然會在他們自己玩時偷睡,但常常睡起床面對的就是一個被颱風掃過的家。

於是這幾天我開始嚴格執行妹妹午睡,並訓練哥哥在我跟妹妹午睡時,自己安靜的活動。原來當媽媽很堅定時,孩子就會乖乖聽話了呀!

我超感謝親子天下的有聲故事書APP,妹妹送進房裡只要放上她喜歡的故事有聲書(陳致元的乖乖繪本系列)妹妹就能自己在床上打滾自言自語睡著,這段時間我就先陪哥哥玩,讓他心裡有被陪伴的滿足感之後,就該我去午睡,換哥哥聽有聲故事書,哥哥可以一個人聽上一個小時,我補眠完之後再陪著哥哥單獨做他想做的事情,與哥哥有一小段精心的相處時刻。這段午睡的充電時間讓我能繼續奮戰,也覺得家裡可以安靜一陣子,感覺真的很棒呀!


家事卡:


我還設計了一套目前孩子可以操作的家事卡,期望讓孩子固定選擇一張卡來操作,目前孩子已經養成習慣的是把餐具拿到廚房。知道睡前要把玩具收拾好,偶爾他們還願意幫忙拖地吸地。





總結紀錄:


1.優先順序-我開始對正在進行的事務進行評估,是緊急重要必須處理的事,還是可先稍後。有些作息例如睡覺時間,一旦延遲其他項目就會跟著受到影響,有了作息表讓我較能在時間內處理完手邊的事物,暫停不緊急的事物(例如回覆訊息/滑臉書)

2.建立穩定秩序感-作息表讓我們不再像無頭蒼蠅,過去有時當我忙著家務或是工作,常常放任孩子自己玩,導致家裡像被颱風掃過,或是讓他們看了過久的卡通,有時連晚餐都沒心情準備,一整天覺得一直被家務追跑,疲憊不堪,有了作息表後,開始規定孩子固定作息活動,最近孩子已經會自己跑來看作息表,並期待某個時段的活動了。

3.活動之間的轉換-我發現這是一個滿挑戰的事情,很多幼兒園老師也說活動之間的空擋轉換,需要設計。當孩子在操作某個活動例如玩玩具時,要他們換到其他活動時,有時候會因為玩得起勁而抗拒,最近我一直為這些轉換空擋絞盡腦汁,目前嘗試過滿成功的是『利用歌曲音樂』(例如收玩具歌clean up song,刷牙歌)孩子聽到音樂通常會轉移注意力,這時候我再趁勢用誇張的表演口氣吸引他們,有時請他們把夾子夾到下一個活動項目,也有一些效果,有時還得用威嚇的方式,總之,在操作作息表大概會有這個挑戰!

4.作息表可以有彈性:

作息表是用來幫助我們能有規律,但不要感覺被綁住,覺得一定得按表操課,一些活動沒完成沒關係,下個階段抓到規律再回復就好。


作息卡下載:

有許多朋友對我畫的作息卡有不少詢問,因為對我來說這算是創作的一部分,(創作者對自己的創作像是孩子一樣珍貴)因此我實在無法以免費的方式分享給大家,但如果你喜歡我畫的作息卡,目前有兩種購買方式:

1.透過臉書facebook私訊我Arielpang直接銀行匯款購買,付款完成我會將檔案私訊給您。

檔案為數位檔,建議用一般印表機或由7-11 i on印製再護貝。

一份為120元


我們家使用作息表並沒有100%按表操課,但因為有作息表,至少讓我們的日常有個框架,有時候沒有按照作息走也沒關係,感覺快失控之前利用作息表將孩子拉回穩定的規律,這是我們操作作息表的方式喔,跟大家分享!

希望大家使用愉快!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13,114 次查看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